2023年将酝酿A股市场新一轮行情
2023-01-23 20:42:12
  • 0
  • 0
  • 1
  • 0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虎年轻舟已过,曾经多少艰难奋勇;兔年可望春山,此间多少期许祝愿。挥别金虎,迎来玉兔。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展望投资宏图。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尽管2022年A股市场在多重外部环境影响下出现了全年的震荡调整,但展望新的一年,A股及港股市场可能已经构筑了未来2-3年的中期底部,市场尽管短期可能仍有波折,但新一轮中级行情正在酝酿,市场可能迎来估值预期与盈利共同扩张的“戴维斯双击”。

  经济复苏将是新一年A股投资的最重要线索

  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因全球宏观环境的剧烈动荡(如俄乌战争、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下,遭遇了少见的全年度调整。但是,展望新的一年,沿着盈利、利率、制度、风险偏好的“重阳四要素框架”综合来看,A股及港股市场可能已经构筑了未来两三年的中期底部,市场尽管短期可能仍有波折,但新一轮中级行情正在酝酿。在此之中,经济复苏将是新一年A股投资的最重要线索。

  在盈利方面,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病毒变异的确定性有望转化为新一年经济环境的确定性,市场主体信心将显著恢复。其中,房地产供需两侧的信用收缩已接近尾声。2023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转折之年,GDP增速将自第二季度起将开始恢复,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以上,对应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速预计将达到5%-10%。虽然具体数字只是一些粗略的估计,在经济触底回升的转折期中,重要的是复苏方向而非幅度,“模糊的正确”好于“精确的错误”。

  利率方面,相关部门对2023年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精准有力”,这意味着信贷直达工具仍将是政策的首选项,总量上的降准和降息政策也值得期待但可能较为克制,国内无风险利率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美联储2023年可能在沟通上保持鹰派,并在2023年下半年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在2024年通胀确定性下行后预计将转入快速降息。在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定价已经相对充分的情况下,美国长债利率和美元汇率可能已经见顶,全球流动性环境总体趋好。

  在制度方面,A股市场不改双向扩容趋势,中概股退市风险已经实质性降低,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资金。从规模上看,据估计我国个人养老金投资规模有望在未来五年内超过万亿。

  在风险偏好方面,2023年宏观政策最大的看点是通过对防疫政策和其他领域里收缩性政策的调整释放经济活力,这将大幅提升市场主体的风险偏好。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复苏将是明年A股和港股投资最重要的线索。在复苏逻辑未被经济数据证明之前,“市场将在犹豫中上行”。从整体来看,A股市场风险溢价尽管已经自10月末高位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港股市场无论是估值还是风险溢价尽管也有所收敛,但从历史看仍处于极端水平。随着经济活力的释放和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A股和港股均存在相当的估值修复的机会。

  紧抓“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逻辑”

  在新一年的投资机会和策略会上,从结构上看,最看好兼具短期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逻辑的公司,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相关的公司。

  其中,中国的“硬科技”企业在快速迭代升级,在外部压力下其中的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国产化提升过程中的赢家,长期成长逻辑顺畅。展望农历兔年,疫情管控放开和宏观环境回暖对这类企业均是有利的环境,这类企业有望为投资者提供非常可观的中长期回报。

  疫情后主题也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这不仅包括疫情后可能的报复性消费领域,也包括疫情后某些行业可能的补偿性投资,以及疫情期间行业供给格局明显改善的领域。事实上,一些疫情直接受损的行业股价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反弹,甚至部分标的博弈成分较重,估值已不便宜。但是,市场对疫情中需求间接受损,或是行业供给出清的公司定价并不充分,这可能成为后期市场分化中重要的收益来源。

  在投资风险层面,其在对新一年市场保持乐观的同时,也将会时刻关注潜在风险。疫情后社会和经济恢复常态的过程可能不会一蹴而就,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潜在发酵和冲击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不过整体而言,经济活力的释放和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都将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这也是新一年市场环境与过去两年的最大差别。

       A股近20年春节后走势规律

  梳理过去20年春节后A股走势发现,节后A股大概率继续延续“红包”行情。

  而从市场历史规律来看,春节后第一周成长股往往表现最佳,创业板指上涨概率为75%,平均涨幅1.88%。

  // A股续创4个多月新高 //

  1月20日,A股放量反弹,电信服务等板块强势拉升,虎年最后一周以红盘收官,3800多家公司上涨,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

  此外,北上资金继续大笔扫货近百亿,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逾1100亿元。

  截至1月20日收盘, 上证指数 涨0.76%报收于3264.81点; 深成指 涨0.57%报收于11980.62点; 创业板指 涨0.56%报收于2585.96点, 万得全A 总成交7493亿元。

  从个股具体表现来看,上涨公司数3800多家,涨停公司数28家,下跌公司数1100多家,跌停公司数5家,市场涨多跌少,人气再度回升。

  1月20日, 万得全A 震荡攀升,续创4个多月以来新高,成交额为749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从技术图形上看,指数沿着5日均线震荡攀升,上升通道保持良好,春节前温和放量上涨,并未像往年缩量,进一步显示出投资者对A股信心。从涨幅居首的电信服务板块来看, 中国电信 涨停, 中国联通 、 中国移动 等个股亦涨幅居前。从估值来看, 中国电信 和 中国移动 市盈率均在10多倍,且股息率超过5%。

  从下跌板块来看,多元金融、家庭与个人用品、食品饮料、生物制药等板块小幅回调。

  由于春节长假的不确定性,部分短线涨幅较大的题材股纷纷回落,前期热门股如 通达动力 、 泰永长征 、 跃岭股份 等个股集体跌停。

  // 北上资金单月流入续创新高 //

  1月20日,北上资金净买入92.56亿元,再度逼近百亿,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1125.31亿元,虽然今天是春节长假前最后1个交易日,但买入额依旧处于较高水平。从近期北上资金动向来看,2023年开局以来,连续保持大额净买入,可谓分秒必争的持续加仓。

  从北上资金年度净买入额来看,2023年开市以来净买入额突破1100亿元,不仅单月净买入续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新高,同时若按年度计算的话,今年净买入额大幅超过2022年全年900亿元净买入额。

  从北上资金1月1日-1月19日持股变动来看,有44家公司净买入金额超5亿元, 宁德时代 增持金额超80亿元,净买入1906.13万股,位居首位;此外, 中国平安 、 贵州茅台 、 五粮液 累计净买入均超过60亿元; 隆基绿能 、 招商银行 、 京东方A 、 中国中免 、 紫金矿业 、 东方财富 、 比亚迪 、 韦尔股份 、 格力电器 、 万华化学 、 爱尔眼科 、 迈瑞医疗 、 平安银行 、 中国铝业 、 云铝股份 、 阳光电源 净买入金额亦超过10亿元。从买入金额居前的公司来看,新能源、金融、消费是北上资金本轮加仓的重点。

  /兔年开年迎势而上

  A股将于1月30日起恢复正常交易。梳理过去20年春节后A股走势发现,节后A股大概率继续延续“红包”行情。具体表现为:春节后5个交易日, 上证指数 平均上涨1.72%,20个年份中16个年份上涨;春节后10个交易日, 上证指数 平均上涨1.64%,20个年份中14个年份上涨;春节后30个交易日, 上证指数 平均上涨1.83%,20个年份中11个年份上涨。

  对于节后行情,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有专业人士建议,在此预期下,投资者可选择持股过节,但需要注意仓位控制。

  当前A股正处于全年关键做多窗口,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形成正反馈,从而强化投资者增配共识。接下来,预计外资快速流入后节奏将放缓,国内资金也将补仓,逐步形成资金接力效应。其中,历史复盘显示,外资集中流入叠加春节过后,市场上涨概率更大, 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

  持股过节分歧不大,关键是如何配置。从2023年开年至今的信息来看, 今年的“春季躁动”行情背景友好,行情大概率具备持续性。首先,跨年资金成本平稳。其次,经济从急冻走向复苏,地产支持政策延续,疫后生产端开工率及出行端客流量等高频数据环比改善。最后,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北向资金1月以来净流入超过500亿元,增量资金形成做多力量。整体而言,本轮A股价值股的投资逻辑是“买预期,卖现实”,当“强预期”兑现为“强现实”时,A股高弹性的行业占优,当“强预期”转为“弱现实”时,市场寻找高景气。

  // 成长领域最受关注 //

  从市场历史规律来看,A股主要指数中, 创业板指 在春节后第一周表现最佳,20个年份有15次上涨,上涨概率为75%,平均涨幅1.88%。

  行业方面,过去20年春节后一周,多数行业平均收益为正,其中环保、农业和综合行业平均涨幅位居前三,具体分别为5.5%、5%和4.4%;金融行业普遍表现不佳,其中银行板块成为唯一平均收益为负的行业。从机构观点来看,复苏预期下的大消费领域,以及成长领域是券商们最看好的市场机会。

  春节前后通常为普涨行情,成长板块在春节后表现较为强劲,创业板年后一月平均上涨幅度超10%。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继续把握做多窗口,关注节后市场胜率更显著的创业板。其中,可重点关注基本面预期显著改善的方向,如 光伏 下游、绿电、银行、医药等,政策刺激预期方向可关注地产链、汽车、信创 产业链 等。

  结合过去10年春节前后的市场表现,大消费板块在春节前普遍表现不俗。计算机、军工等科技板块在近10年来春节前后表现相对稳健,短期内板块投资价值凸显。此外,电力、特高压、电网改造等板块目前处在底部区域,板块交易情绪较低,未来在稳增长政策相继落地的催化下,板块或将有不俗表现,可适当配置进行防御。伴随新冠病毒防控逐步常态化和政府定向刺激效果的显现, 下半年市场风格或将回到央企低估值蓝筹,而在疫情反复影响下,医药板块或成为2023年市场的重要主线。

   认为2023 年中国将迈入新一轮需求回暖、资产回报率改善、盈利预期提升的周期。鉴于此,我们看好需求(内生的修复)与供给(补库)以及海外逐步放缓的金融条件耦合,建议布局“跨年行情”叠加跨年配置带来的投资机会。行业配置上,当前变化最大,阻力最小的方向在于预期处于底部并且将受益于经济预期改善和政策周期回暖的顺经济周期的价值股,推荐:金融(券商、银行)、消费(食品饮料、酒店、旅游/免税、航空)与地产链(建材、建筑、家具、家电)。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