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的清洁化转型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国前瞻性布局光伏、风电、储能等多个新能源重点领域,并建立了全球领先地位。目前,新能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并持续加速发展。
光风电一直是清洁能源中值得长期关注的细分领域。同时,能源领域的深度“脱碳”,离不开氢能与可控核聚变的协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氢能、可控核聚变有望成为我国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值得投资者逢低布局。
A氢能:
“未来产业”空间大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氢能定性为“未来产业”,展现政策端对氢能的重视。从近年来政策来看,我国在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理性和对产业发展规律的尊重。氢能发展在经历初期示范阶段后,未来在规划层面将重布局、重引导、重协同。
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解读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时称,中国的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氢能“制储输用”等11个方向开展试点工作。有行业人士指出,氢能产业发展需要经济性驱动的学习曲线和规模扩张,而在当前行业发展初期阶段,该政策寻求将产业层面的典型经验、成熟模式向全国推广,有望带动行业逐步从试点探索向成熟发展阶段迈进。作为政策端重视的未来产业,氢能后续全产业链项目有望有序落地,产业有序破局在即。
立足当下,在电价下行、碳价上升、政策支持、绿色燃料订单增长等多重因素支撑下,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上游电解槽行业或将逐渐走出恶性竞争阶段,建议关注电解槽相关企业华电科工、华光环能。同时下游绿氢或绿氨绿醇项目经济性有望逐步改善,建议关注氢基能源运营商吉电股份。此外随着绿氢成本的下降,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国鸿氢能、国富氢能、重塑能源等。
潜力股精选
华电科工(601226)经营利润稳步提升
公司受上年新签合同增加及公司对成本费用有效管控的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及经营利润均得到提升。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新签销售合同112.96亿元,同比增加18.51%。叠加已中标暂未签订销售合同38.50亿元,公司充足的在手订单能为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提供长足动能。公司自开展醇氨业务以来,积极探索新能源+氢储氨醇投建营一体化产业,积极跟踪辽宁、甘肃、吉林、内蒙古、山西等地风光氢储化一体化项目,配合编制氢能规划。10月,公司中标辽宁华电调兵山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PC总承包,该项目已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
华光环能(600475)业绩拐点已出现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滑,主要是上半年公司主动收缩市政工程业务,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热电运营收入减少。但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2.33%,主要是锅炉装备制造业务收入和电站工程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业绩拐点趋势明确。公司在氢能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完成了首批针对中能建松原项目的大标方电解槽的测试和交付工作,该项目的顺利投运将为公司氢能业务树立里程碑式的市场口碑。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其碱性电解槽产品产氢压力达到行业最高水平,填补了国内千方级高压电解槽的空白。在国家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作为技术领先的设备商,有望深度受益于绿氢项目需求的持续释放。
吉电股份(000875)产业将持续释放
公司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全球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目前着手推进的项目包括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其中前者每年可生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并配套建设70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光伏,已于2025年7月26日正式投产。后者规划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并配套40万千瓦风电,预计将于年内全面开工,有望于2027年下半年投产,看好公司布局的领先性以及绿电、绿氢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协同优势。公司同时公告拟变更公司名称为国家电投集团绿色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更名更能体现公司当前业务结构以及未来发展重心,有利于彰显公司绿色能源的企业属性、助力价值发现。
海鸥股份(603269)获得增长新动能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持股60%的子公司绿萌氢能中标欧洲、韩国等项目,出海顺利。根据绿萌氢能微信公众号,今年4月份公司埃塞俄比亚130标方每小时水电解制氢装置顺利完工并发货;9月份公司成功中标两套出口欧洲的高压气体存储系统项目,产品将应用于欧洲航空航天领域;10月份公司成功中标韩国三星总包的中东电厂项目,将为项目提供2套7标方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助力电厂氢气应用场景落地。绿萌氢能作为公司旗下氢能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中标海外产品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可靠性能,标志着国产装备获得国际高端市场认可,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增长新动能。
B可控核聚变:
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今年频上资本市场“热搜”,相关概念股也在资金推动下反复走强。可以看到,2025年以来我国核聚变领域迈入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的快速发展期,从3月的“中国环流三号”进入燃烧试验新阶段,到7月中核集团控股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再到10月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在政策持续引导与“国企牵头+民企协同”的创新模式下我国核聚变领域正加速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环流四号”、“星火一号”,以及张杰院士团队的激光聚变能电站等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国内正逐步进入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与工程建设的加速释放期,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聚变新能近期发布采购项目金额超20亿元,采购项目内容涉及电源系统、低温系统、屏蔽包层等关键环节。伴随聚变行业多个项目稳步推进,新路线及项目不断发布,行业进入密集招投标期,有专家建议关注BEST项目、“星火一号”、“中国环流四号”、CFEDR等项目的后续进展。基于未来AI产业发展对于用电结构的重塑,以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核聚变能列为未来产业,可控核聚变产业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看好高价值量环节。
细分领域机会来看,建议在核聚变行业中重点关注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具备链主地位的公司合锻智能、联创光电、国光电气等;此外,在产业链中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环节的公司中,建议关注应流股份、永鼎股份、王子新材、冰轮环境、安泰科技等。
潜力股精选
合锻智能(603011)技术先发优势明显
公司领先布局聚变堆真空室制造工艺,实控人担任聚变产业联合会理事长、聚变新能公司董事长、合肥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受益于合肥聚变产业集群建设。2024年上半年公司中标聚变新能发包的BEST真空室扇区、窗口延长段、重力支撑项目包,中标金额2.09亿元。今年5月19日,公司成功交付首批重力支撑,体现了公司的尖端制造能力。全球聚变堆建设需求即将释放,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已跨越纯粹理论研究进入工程可行性验证的新阶段,真空室及内部构件价值量占比大,市场空间巨大。公司获得BEST或其他科学装置的增量订单、有新的聚变装置规划建设、参与研发新的零部件,可控核聚变进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都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联创光电(600363)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通过参股公司联创超导掌握了国内领先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主要业务范围涵盖高温超导感应加热、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电磁弹射四大应用领域。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强劲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作为江西“星火一号”聚变-裂变混合堆项目的链主企业,在高温超导磁体领域具备领先技术优势。针对“星火一号”项目的定制化需求,公司已完成总体电磁与结构参数设计,突破了百米级大电流子缆制造、堆叠型与绕包型导体短样的全流程工艺及低温载流性能测试,并自主开发技术验证所需的生产装备,后续随着相关项目招标逐步落地,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应流股份(603308)业绩开始加速增长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29.6%。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1.1%。核心原因在于公司“两机”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增加所致。核电业务方面,公司与沈鼓核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了多个核电项目产品供货合同。为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三澳核电、宁德核电、徐圩核电等多个项目提供产品。中标多个金属保温层、燃料格架和屏蔽材料项目,保障陆丰核电、廉江核电及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首次实现柔性屏蔽材料销售。
王子新材(002735)受益项目建设提速
公司电容产品供货聚变新能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受益于可控核聚变产业进展提速。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通过子公司宁波新容就安徽合肥项目(即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采购首套磁体电源项目)签订了采购合同,宁波新容就实施安徽合肥项目提供储能电容和支撑电容产品,且已在陆续交付,公司将全力保障项目订单在2025年交付完毕;除现有项目外,公司业务团队正在积极接触其他可控核聚变项目。2025年5月,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启动总装,比原计划进度提前2个月,并力争在2027年完成全部建设。公司作为可控核聚变电容产品供应商,有望受益于产业项目建设提速。
C风光电:
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得益于风光新增装机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推动,风光电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今年第一季度,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标志着清洁能源时代的到来。
随着风电并网节奏加快,带动产业链整体景气回升。分环节来看,整机及海缆环节营收稳健增长,盈利水平有所承压;塔筒环节在“两海”业务放量带动下,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及盈利水平均实现显著提升;叶片、轴承、锻造件等环节保持稳步增长,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整体而言,国内风机招标价格企稳回升,后续风机企业盈利水平有望明显修复。同时风机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议重点关注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国内深远海海上风电有望加快发展,全球漂浮式海风商业化进程提速,建议重点关注东方电缆、亚星锚链、天顺风能、海力风电等。
光伏方面,随着政策信号持续加强,行业逐步筑底回升。经营性净现金流同环比改善,资本开支收缩企稳,行业产能扩张放缓。展望后续,光伏行业政策持续推进且相关规范有望落地,行业盈利改善确定性增强,有望逐步回归相对合理水平。光伏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举措有望逐步落地,光伏行业基本面预期反转向上。硅料领域建议关注通威股份;电池组件领域建议关注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其他环节龙头建议关注福莱特、福斯特、聚和材料、中信博等。
潜力股精选
金风科技(002202)订单饱满提供支撑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81.5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归母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前三季度公司累计交付18.45GW,同比增长约90%,行业需求持续景气为交付规模扩张提供强劲支撑。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量达52.5GW,其中外部订单合计49.9GW,订单饱满度为后续交付提供坚实支撑。国际市场布局持续深化,三季度末累计装机量稳步攀升至11.2GW,各区域拓展成果亮眼,全球市场覆盖与渗透力持续增强。订单端同步发力,截至三季度末,风机在手外部订单中海外订单达7.2GW,海外业务增长动能充足。
明阳智能(601615)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业绩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公司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大型化升级+供应链管理优势突出,目前公司已完成最大至25MW全功率产品谱系布局,陆上产品线形成2.5MW—15MW+风电产品的解决方案,海上产品线形成10MW—25MW大容量机组梯队,同时构建起5.5MW、7.25MW以及16.6MW漂浮式风机技术创新体系;凭借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海风装机规模已登顶国内市场。公司海外海风布局领先,目前已实现欧洲多国市场订单突破。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18.33GW,其中新增海外订单约2.96GW,公司海外在手订单超过5GW。
隆基绿能(601012)盈利逐步修复
公司通过多举措管理创新、降本增效,实现了主要产品单位制造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较快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亏,盈利逐步修复。公司研发投入位列光伏行业第一,积极推进产品效率、产能双提升,BC组件加速放量,长期增长动能明确。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硅片对外销量38.15GW,电池组件对外销量63.43GW。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全球化渠道、品牌优势,公司BC组件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到14.48GW,其中HPBC2.0产品产销量实现环比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末,HPBC2.0电池产能占比将超过60%,进一步构筑了以高价值、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爱旭股份(600732)资产将结构优化
随着公司逐步从第三方电池供应商转型为N型ABC组件及场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政策措施推动各环节涨价的大背景下,公司具备差异化优势的高效ABC组件产品,其价格有望同步提升,带动ABC组件在国内市场的盈利向好。公司2025年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为11.87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增长36.8%,公司积极拓展ABC组件在国内外分布式和集中式市场的渗透,在手订单规模稳健增长。第三季度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2.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用于投建“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募资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环比下降至77.6%,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红包分享
钱包管理

